第十九届“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
在南京大学举行
我院学生团队荣获二等奖
创造了法学院参加“挑战杯”的最好成绩
也是广西高校法学专业学生团队在该赛事中的
历史最佳成绩

赛事简介
10月31日至11月3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等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决赛在南京大学举办。“挑战杯”自1989年首次举办以来,成为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标志性赛事之一,被誉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本届竞赛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搭建“1+2+N”工作矩阵,举办1个主体赛,“揭榜挂帅”“人工智能+”两个专项赛,共吸引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300多万名学生参赛,共有472所高校的1283件作品入围终审决赛。
本次竞赛中,广西大学主体赛斩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时隔六年再次捧获“优胜杯”(全国仅56所高校获得),获奖成绩和数量均为广西高校第一,创学校历史新高,实现赛事成绩的突破性跨越。

作品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法织金田:“法律梯度嵌合式”农用地盘活利用机制的构建——基于南宁市136个行政村的实地调研
项目负责:王雨昕
项目成员:李昭涵、周欣怡、麦钰铃、张煜垠、王子谦
指导老师:陈思静、许光耀、申孟鑫
项目简介:为深入挖掘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土地盘活政策制定的逻辑链条、执行中的矛盾及未被充分解决的深层问题,形成兼具政策价值与学术创新的研究成果,团队深入南宁市7区4县136个行政村开展实地调查研究。调研发现,当前农用地存在“空间空置到价值沉没”困境,盘活效能不足、机制缺位,且因缺乏因地制宜实践及农户与经营者利益博弈,导致农用地盘活利用纠纷频发。团队提出“法律梯度嵌合式”农用地盘活利用机制,发挥法律的辅助、赋能与创新功能,以促进农用地高效盘活利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以赛育人、以赛促创”,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此次“挑战杯”斩获的历史性成绩,既是师生团队潜心钻研、持续磨砺创新本领的集中体现,亦是学院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持续推动实践育人、强化竞赛引领学风建设的生动缩影。未来,学院将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更完善的创新平台,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资源与机遇,培育更多创新型高素质法治人才。我们期盼法织金田的创新成果如星火燎原,让更多的青春激情与奋斗脚步投身于法治中国建设,为国家贡献西大法学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