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专题口译(之口译职业伦理)》
一、课程建设进程
在学生进行口译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主要使用了美国联邦参议院法律委员会的听证会视频和音频材料。在这些材料中普遍涉及了美国宪法和美国政治体制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宪法解读,多援引经典案例。
在法律实务内容的框架之下,课程特别关注到了口译职业伦理这一核心概念,将职业伦理教育融入法律制度和部门法的讲授中和口译训练的每个环节里,取得了非常积极的课堂效果,并且引发了翻译专业同学关于口译伦理的思考(有的同学通过这门课的学习确定了自己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方向,比如:有2018级翻译专业王同学的学年论文选题为“口译中的伦理问题研究——以2019年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为例”),对“课程思政”的深入理解。
翻译伦理在近年国内外翻译理论的研究中颇受关注。翻译伦理与道德为何必要?在翻译专业教学中的伦理相关课程思政为何必要?
“应该”和“做”是对翻译实践理性的具体表达,蕴含对主题行为的规范性和规律性要求,也使翻译伦理和道德的学术探索成为题中之义。在翻译伦理的研究中包括语言伦理观、文化伦理观、交往伦理观、职业伦理观和多元伦理观。
其中职业伦理是我们法律专题口译课程带入的部分。在课上,有同学提出翻译伦理与翻译道德的区别。关于这一点,目前课程负责人的理解如下:翻译伦理是实体的、外在的、社会性的、他律的、关乎翻译实践秩序的;而翻译道德是精神层面的、内在的、个体性的、自律的、关乎主体翻译精神的。翻译伦理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也调节人与物的关系,甚至还会调节人与机器的关系,目的在于建立上佳的翻译秩序,塑造和谐的翻译生活。
二、课程案例与图片
观察这张旧新闻图片,说明图片中人物及其关系,口译员在什么位置?这是什么形式的口译活动?口译员隶属何部门?这种口译相较一般口译有什么特点和特殊要求?
以上新闻图片中的人物关系是?口译员为什么有惊恐的表情?媒体的报道是否客观,其中涉及的口译职业伦理问题包括哪些?